有点巧合,又有点趋势所向。
今天(12月27日),同一天,两家自动驾驶头部独角兽公司,异口同声官宣了合资公司。
小马智行,与**外运,发起自动驾驶智慧物流合资公司。
Momenta,和比亚迪,成立智能驾驶合资公司迪派智行。
一个指向货运,一个指向乘用。
但都代表了自动驾驶技术创业公司,一种越来越主流的落地方式。
小马智行×**外运:先投1个亿,部署100辆智卡
双方公告中称,合资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初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。
合作初期,双方将先为合资公司共同投资1亿元人民币,先期部署超过100辆规模的智能驾驶重卡车队。
今后将持续扩大规模,打造国内领先智能驾驶重卡车队,提供更为安全、高效、低成本的运力服务及货运方案。
但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目标,不只是上车队、运货。
更关键的还是智慧物流运力**。
按常理来说,单纯自动驾驶运货,上车队就行。
但既然是**,自然涉及到调度和运营……
所以小马和**外运的这个合资子公司,更需关注的还得是这个“**”和**背后的“操作系统”。
实际上,**外运,本身就是招商局集团物流业务的统一运营**。
前身成立于1950年,拥有70余年发展历史,是市场化、国际化的综合物流龙头企业和“A+H”两地上市公司。
业务所及,海水空运、铁路、公路、线上等服务均在其中,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端到端、全链路和全场景物流解决方案的公司。去年营收845.37亿。
所以**放一点理解,也能视为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和方案,与**外运这个物流**深入绑定和结合。
双方也强调了,合资公司就是打造以自动驾驶技术为核心的高质量智慧物流运力**。
探索自动驾驶卡车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全新模式。
之前在自动驾驶卡车货运的落地中,更多的还是战略合作,或者你买我卖提供服务的客户关系。
小马智行和中外运这波,算是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和物流货运**联手。
当然,招商局集团很早就是小马智行**东了。
Momenta×比亚迪:高等级智能驾驶
比亚迪(现在)还不是Momenta的**东。
但与Momenta的合资子公司,“深圳市迪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”(下称“迪派智行”),已对外官宣。
这个合资子公司做什么?
智能驾驶、融合发展高等级智能驾驶。
**放理解,就是让比亚迪的车,有更强的智能驾驶能力。
双方公告中也说了,“迪派智行”将依托比亚迪深厚的智能化技术积淀和深度的垂直整合能力,以及Momenta智能驾驶方面多年的技术积累,攻克相关技术难点,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等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。
这种模式可行吗?
可行。
更早之前,Momenta与上汽集团,就采用合作的方式,更快加持智能驾驶能力。
Momenta和上汽,**核心的智驾合作成果,会体现在今年上市的高端子品牌智己量产车上。
不过,上汽在合作的推进前后,不断投资加码Momenta,现已成Momenta的关键外部大**东。
所以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,比亚迪和Momenta之间,就不要投资**权绑定一下?
子弹飞一会儿就知道。合资子公司
**后,回到开头,确实好巧不巧。
小马智行和Momenta,是**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中,**先跻身独角兽的两大头部。
两家累计获投的融资,也都超过了11亿**元,可谓是**具吸金力的自动驾驶公司。
但同一天内传出“合资公司”的落地方式,可能也不止是巧合。
因为这种比战略合作更加深入的“绑定”方式,可能也是自动驾驶落地进程中,**新方式和产物。
不同于其他创新技术的落地,自动驾驶是传统交通变革中,极具颠覆力的那一个。
但又因为交通中场景复杂、玩家分布差异巨大,颠覆**技术无法由一家公司实现,必须通过合作、结盟和集团军作战。
所以不论是RoboTaxi、自动驾驶卡车货运,还是量产车上的智能驾驶商用,走过了Demo期,都避免不了产业合作资源和生态。
但更早之前,大家还是以投资入**为先,到了现在,才开始明确具体步骤和打法,于是才逐渐有了“合资公司”这样的方法。
换句话说,合资公司就是自动驾驶落地深入的新产物。
当然,在交通领域,合资公司**被熟悉的,自然是外国车企进入**时,成立的各地各家合资车厂。
即便时代和背景不同,但也都是技术+资源为催化的产物。
现在,自动驾驶技术和交通场景资源,再次到了面临变革和催化的时候……
合资公司的方式,是解法的一种,但会是**好**优的那一个吗
读创/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
一块全透明“创口贴”,贴上后不仅能释放离子和矿物质加速伤后愈合,还能在手机上随时查看伤口情况。12月26日,在深圳举行的2021战略**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**上,**工程院院士彭寿介绍了玻璃的**新应用,而以“生物传感贴”为代表的智能**疗只是其中一种。
△**工程院院士彭寿
潜心打磨近40年,彭寿是玻璃行业的顶尖专家。从0.3毫米,到0.15毫米再到0.12毫米……2018年,他研发出当时的世界**薄玻璃,一举获得玻璃行业“奥斯卡奖”——**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。
**上,彭寿表示,世界**早玻璃制品诞生于约公元前4000年的苏**尔文明时期。经过6000年发展,玻璃早已被赋予了更多想象。从柔**屏、太阳能、**药**装到卫星,玻璃早已渗透到新型显示、新能源、生物**药、深海深空等多个领域。
△玻璃用于太阳能产业
“比如我们团队自主研发并生产出**首支疫苗用中**硼硅玻璃管,成为新冠疫苗**装用关键材料,并实现了稳定量产,保障了我国药用玻璃产业链安全稳定。”彭寿表示。
在“上天入海”的众多应用中,他特别提到,玻璃已成为支撑我国战略**产业发展的新材料。首先,促进新型显示技术的更新迭代。“**玻璃**显示,从液晶到柔**到激光再到元宇宙,显示玻璃是显示技术进步的关键引导。”彭寿说。第二是太阳能产业。太阳能的事业就是玻璃的事业,玻璃可用于集中光伏发电、光热发电等应用。第三是国防安全,激光玻璃、氟化物/硫系玻璃等可用于预警、导航等。第四是生产生活,**药**装、深海探测、交通运载、半导体封装等领域,都有广泛的玻璃应用。
彭寿表示,目前,我国实现了显示玻璃“从小到大、从厚到薄”,新能源玻璃“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”,特种玻璃“从弱到强、从强到**”。“我国玻璃行业已走在创新引领的路上,并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。”他说。
审读:喻方华
读创编辑陈姝
来源:深圳商报